標籤 風電

3-2期離岸風電開發標案在一片爭議聲中,仍如預期在4月10日結標未展延。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強震沒停電是因再生能源? 風電國家隊政策挨批扼殺產業

花蓮大地震造成部分火力電廠停機與饋線跳脫,但未出現全台停電,綠營側翼大讚蔡政府能源政策,稱由於再生能源支援,成功讓台灣度過機組修復與並聯的空窗期,再生能源已扮演關鍵角色;但有能源界人士指出,台灣再生能源中的風電產業受限於「國產化政策」,發展走向瓶頸,疾呼必須檢討自前經濟部長沈榮津立下的定海神針。

今年7月7日,太陽光電最大發電量達到707萬瓩,加上風力發電146萬瓩,白天總發電量達到約850萬瓩。有別於過去的用電尖峰都在中午,部分燃氣機組甚至可以降低發電量。圖/台電提供 財經

把電存起來/綠能加儲能解救停電噩夢 拆解電力調度手法就怕這件事

還記得2017年的815大停電嗎?當時全台有838萬戶停電超過6小時,在2015至2020年間,只要夏天一到中午用電量就暴增,台電發電機組備轉容量只剩不到3%,大家都怕大停電。 但隨著用電量逐年成長,近幾年卻鮮少看到台電備轉容量在中午出現警戒的橘燈,除了電力調度得當,主要還是太陽光電立功,台電是如何規畫,又有哪些困境?

今年7月初,台電宣布「風光發電」達到新高,7月7日當天,風力發電與太陽能光電更是突破800萬瓩。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綠能行不行/台電賣一度電賠一度 風光發電上半年虧損直逼去年一整年

今年6月中旬,台電召開2023年董事會,宣布今年台電虧損恐仍將超過1500億元,但至今年6月為止,虧損已經超過1200億元。去年台電大虧超過2000億元,蔡政府表示是因為俄烏戰爭導致全球能源價格上漲,不過今年以來,包括天然氣、煤價都相繼回到俄烏戰爭前水準,何以仍有鉅額虧損?從台電公布的數據來看,台電已是「賣一度電虧一度電」,雖然天然氣、燃煤發電仍是賠錢主因,但風電、光電的虧損幅度也很驚人,僅今年上半年,就幾乎快追上去年一整年的虧損。

雲林沿海積極開發風電的達德公司疑涉向雲林縣議會行賄,爆發議長收賄疑案。記者蔡維斌/攝影 評論

「限時限量」的能源政策 恐再次重演二次金改的後遺症

繼台南88槍重大刑案牽扯出光電利益糾紛後,再傳出雲林縣議會爆發風電業者涉嫌以2600萬元行賄議長、議員案,讓人想起阿扁時代曾推動「二次金改」,儘管時空背景不同,但都可被視為是政府推動能源政策採「限時限量」的後遺症,印證了那句老話「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可怕」。

國發會27日將發布11月景氣燈號,在出口數據、工業生產指數雙雙翻黑的衝擊下,預估景氣燈號就會從現在代表景氣趨緩的黃藍燈,滑落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11月景氣燈號 恐滑落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

國發會27日將發布11月景氣燈號。預估在出口數據、工業生產指數雙雙翻黑的衝擊下,綜合判斷分數掉分的機率相當高,一旦掉二分,景氣燈號就會從現在代表景氣趨緩的黃藍燈,滑落為代表景氣低迷的藍燈。 10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未降反升」,主因是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綠燈轉呈紅燈,分數增加二分,這是受到半導體大廠設備進口大增所致。不過,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這項數列受到廠商投資時程、計畫影響,波動很大,之後仍有可能回落。

台船為離岸風電工程,向韓國採購機具建造耐高壓的巨大圓柱。因圓柱體結構與潛艦所需船殼相似,韓國廠商因出售這套商業機具給台灣,遭韓國法院判決敗訴。圖/台船提供 軍武

台船用風電工程設備造潛艦 立委爆料讓韓廠商挨告

協助台船公司設計生產國造潛艦原型艦的韓國S公司,因協助台灣從韓國取得一套商用特殊生產機具,這套設備可建造離岸風電所需巨大圓柱,而風電巨大圓柱體的生產原理與構造,與潛艦所需船殼類似,韓國政府因售台這項裝備起訴S廠,法院一審判決S公司敗訴,台船與主管潛艦國造相關部門,都對S公司判決感到冤屈,因為這套設備早在台船推動離岸風電工程時,已準備採購,台船也轉投資一家離岸風電工程公司,實際執行風電工程,這套設備用在風電工程多於潛艦造艦工程。

考慮到核電站需要大量的水來冷卻,大陸核電站幾乎都建在沿海地區。圖為福建福清核電站。中新社 國際

「我挺核電但別在我家」 陸缺電想擁核 遇萬古難題

由於高溫旱災和缺電,從四川到上海陸續限電,原本可西電東送的四川,因河流水位降了50%,發電能力大降,電力不足,許多城市開始限電;而大陸的煤炭儲產比不夠,雖然大力發產水電、風電,但占比很小,不少大陸網友疾呼「為啥不大力發展核電?」其實,大陸已是全球核電建設大國,但要求安全穩妥,且有諸多限制。

台電再生能源處開發「即時鳥類辨識系統」,以有效透過風機降載、停機來維持自然生態。圖為桃園觀音沿岸風力發電。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AI救鳥/下】台電找AI幫忙 監測鳥類飛行路線 盼減少風機殺鳥

風機對野生鳥類來說,是畫破天空的巨獸。台電的台西案場除是台灣首個承諾要以實際降載等行動保護生態的案場,台電再生能源處也提出開發「即時鳥類辨識系統」,以有效透過風機降載、停機來維持自然生態,未來也規畫邀請愛鳥民眾一同參與。

船殼生產製造,能夠順利進行,最關鍵原因是運用特殊安排,藉口建立風力發電綠能設施,掩護自動焊接系統自國外出口來台。圖為離岸風電設施。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軍武

潛艦國造採購交涉步步驚魂 高人指點藉風電掩護關鍵技術進口台灣

海軍委託台船潛艦國造工程,已完成原型艦船殼6個船段生產製造,當初不被看好的船殼生產製造,能夠順利進行,最關鍵原因,是台灣運用特殊安排,藉口建立風力發電綠能設施,掩護自動焊接系統自國外出口來台,整套設備在港口裝船運輸前,卻遭到當地政府強迫開箱查驗,...

蘇格蘭政府數據顯示,2019年綠電佔比已達到90.1%,去年再進步到97%,已逼近「全綠電」目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焦點

【前進COP26】蘇格蘭逼近全綠電 奇蹟數據如何創社會經濟大效益?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屆締約方大會」(COP26)11月1日將在英國格拉斯哥召開,聯合國秘書長Antonio Guterres強調,今年將是全球對抗氣候變遷「成敗關鍵」的一年。峰會將盤點《巴黎氣候協議》訂定以來的總檢討,也將觸及中美氣候合作議題。聯合報數位版自8月起,每周一則深度報導,帶領讀者前進COP26,放眼世界。

台南學甲這座漁電共生場疑似已沒有養殖。記者余承翰/攝影 焦點

【綠能煉金術/上】獨家空拍光電、風機「假養殖真種電」的滅漁危機

我們希望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綠能風景?為了解漁電共生推動情況,聯合報走訪台南空拍,竟直擊兩座疑為「假養殖真種電」的案場在養殖區拔地而起,更在彰化看到違法風電場對養殖環境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全球暖化之下,發展綠能勢在必行,但如何在土地正義、農業維護之間取得平衡是政府無可迴避的課題。

艾伯特州長任內重大傷亡事故頻傳,但他都能化險為夷。美聯社 國際

星期人物/德州大斷電 州長不見蹤影…艾伯特為何不怕傷選情

2月中旬的一個下午,超級冰雪暴狂襲美國德州,超過400萬戶沒電可用,在攝氏零下18度的低溫下掙扎:愈來愈多人不僅沒暖氣還沒自來水。在這人命關天的危急時刻,大家長州長艾伯特(Greg Abbott)卻不見蹤影。

台灣天然氣採購高度仰賴進口,本土存量目前只有7天,萬一被他國有意「斷炊」,德州的缺電慘況可能會在台灣「複製貼上」。圖為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經

從德州大停電、德國非核看台灣獨立電網 中火燃煤很可能走向「永不拆除」

美國德州近日創下近30年新低溫的冬季暴風雪紀錄,導致風電機組結凍,燃煤、核電機組發電量也大幅下降,造成400萬戶大停電。能源專家指出,從德州停電事件,足見「獨立電網」的不可靠,而台灣就屬獨立電網、沒有外援;另外,台灣綠能發展一直把「減煤非核」的德國視為典範,但德國也選擇不退役燃煤機組,以免再生能源出現變數。學者認為,蔡政府其實已經了解現實,在任期內有可能想辦法讓中火燃煤機組「永不拆除」,甚至不除役。

用電大戶應提供一定容量以上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或購買一定額度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圖為友達光電廠房屋頂的太陽能設備。 圖/台中市經發局提供 財經

【白話財經】用電大戶藏黑數…寧買綠電不種電 政策恐不利拚經濟

用電大戶條款幾經周折,終於定案,自2021年元旦起正式上路,沒想到這並非結束,環團認為此條款太過寬鬆,揚言對經濟部提起台灣第一場「氣候訴訟」。到底用電大戶是什麼?強制要這些企業使用一定比例的綠電,真的可以加快台灣再生能源達成2025年的兩成發電占比目標嗎?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案於2019年在立院三讀通過,條文內容包括「電力用戶所簽訂的用電契約,其契約容量在一定容量以上者」,也就是「用電大戶」,應於用電場所或適當場所,自行或提供場所設置一定裝置容量以上的再生能源發電設備、儲能設備,或購買一定額度的再生能源電力及憑證;如果前述要求不能做到,就要向主管機關繳納代金。

低溫導致大陸多地近期傳出限電,但官方保證,將確保民生用電不受影響。新華社 國際

大陸多地陷「電荒」 官方鐵齒說電量夠 只是有電送不出…

大陸湖南、江西、浙江、內蒙古等地近日紛傳限電,限電原因眾說紛紜,有指因工業生產高速增長加上低溫寒流導致電力需求超預期,也有指是因限制澳洲煤炭進口、或因地方要節能減排等等。然據大陸專家指出,這波「電荒」與缺電無關,大陸電量充足,缺電或與資源分配與用電負荷不平均,以及有電送不出、能源轉型等結構性問題有關。 重回過去「拉閘限電」? 大陸「科工力量」微信公號指出,大陸多地限電的狀況讓人想起大陸過去電力供應不足的「拉閘限電」時代,還有人將「限電」與煤炭進口聯想在一起,這並不是事實。

內布拉斯加州已完工的EDF風力發電機。紐約時報 國際

都怪「多國混血」 風電機斷鏈 兆元投資全卡死

新冠肺炎疫情打亂全球供應鏈,不只零售業和油氣業受創慘重,就連蓬勃發展的再生能源業也未能倖免。美國風能協會估計,單是今年,疫情將使總額350億美元(約台幣1.05兆元)的風電投資案受阻,並威脅3萬5000份工作,如果疫情持續到明年,損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