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素養

剛落幕的大學學測,數A部分試題敘述冗長閱讀量大,社會科跨科整合題多,自然科出現探究實作題,都是因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命題趨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108課綱讓運氣與實力逐漸接近 「素養」加大家長、孩子挑戰

剛落幕的大學學測,數A部分試題敘述冗長閱讀量大,社會科跨科整合題多,自然科出現探究實作題,都是因應108課綱的核心素養命題趨勢。然而,補習班老師一句:學測生物科試題「羞辱學生」,引發部分人士跳腳,該補教師甚至被網友「出征」。似乎每次只要一有觸動108課綱的問題,就會牽動很多人的敏感神經。 然而,現今大學入學考試的爭議之一,是「素養導向」本身就是個抽象的指標。台灣的12年國教新課綱,正朝著素養導向的教學、學習與評量方向前進中。究竟什麼是「素養」?

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評比顯示,台灣學生數學、閱讀、科學素養排名均較2018年進步。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國文會考成績和PISA評比正相關 老師:3方面提升閱讀理解

台灣在2022年「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PISA)評比中,閱讀項目拿下全球第5名,但值得關注的是,閱讀表現高水準的學生比例連續3次增加,低水準的學生卻拉不太上來。國文老師觀察,國中教育會考的成績也有類似情形,學校國文課礙於段考進度壓力,很難花更多時間在閱讀理解上訓練,導致閱讀理解呈現「城市越飛越遠、偏鄉還在原地打轉」。閱讀表現高水準的學生通常資質較好、學習動機較強,想提升孩子閱讀理解力,國文老師建議有三方面可以突破。

北部某頂大統計發現,111、112等入學生受疫情影響甚巨,英文學測頂標群明顯減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頂大發現疫情世代學生英文變差 專家:不只因遠距教學

新冠肺炎3年疫情期間民眾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解封後脫下口罩,馬上迎來「免疫負債」。疫情時代的學生長期戴口罩、視訊上課,學習力有沒有影響?最近北部一所頂大有份調查發現,該校112學年入學生學測英文成績,頂標人數占比相較110學年幾乎減半,後標和底標的低分群學生則是最高。有教授指出,除了疫情,還有國內這兩因素,學生程度近年愈來愈糟...

台南市開元國小以童軍活動推動品德教育,讓學生學習服務、助人。圖/開元國小提供 教育

品德教育帶動招生 這些學校年年增班 學生愛當志工不再飆髒話

北一女老師區桂芝批評新課綱引發熱議,這幾年陸續有縣市把「禮義廉恥」牌匾掛回校園,但要如何讓品德教育落地是大家更關切的議題。這縣市出版官方品德教育教材,各校、各班每周至少上一次相關課程,還有學校帶孩子到養老院探望老人家,這一招更厲害,學生志工服務時數達標依然樂於服務,不求回饋,孩子的改變家長都看在眼裡,品德教育意外成招生利器,有小學5年來由20班增加到30班;南部某國小學生本來三字經老愛掛在嘴上,如今也不好意思再亂罵人。

許多中小學老師參加美感教育計畫培訓,設計出的教案貼近台灣土地。圖為認識台灣蜂蝶的多樣性教案。記者何定照/攝影 教育

美感教育/教授嘆美感教育架空藝術 10年砸62億學得到台灣特色?

教育部2014年啟動美感教育計畫,兩期5年62億元,108課綱也將「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納入核心素養,當背誦型知識透過網路已可快速取得之際,許多人期待美感教育能帶給孩子迎戰未來的能力。 但有學者指出,美感教育缺乏台灣社會歷史脈絡,變成推廣浮萍式美感,第一線老師也抱怨,藝術課時間遭雙語教育排擠。不過,也有老師在實作中,發現數學考10分的學生原來是小天才。台灣美感教育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今天起推出的美感之爭系列,帶大家一探究竟。

112年教檢平均通過率創新低,教育界分析命題穩定度待檢討。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教檢刷掉一半考生 師培教育對準素養了嗎

108課綱強調素養學習,110年起的教師資格檢定(教檢)也跟著改採素養命題。但新型教檢實施3年,第一年通過率高達67.4%,創下13年來教檢通過率新高,去年降為62%,今年又明顯下滑到51.6%,通過率高低不定且落差大。外界批評教檢命題失穩,衝擊每年近萬名師培生的職涯發展甚鉅,但除了檢討教檢命題穩定度,今年近半師培生被刷掉,恐也得回頭檢視現行師培教育是否也對準核心素養了。

今年國中會考寫作僅有971人拿下6級分,占比0.5%是10年新低,零級分的有四千多人,讓教學現場感覺很無力。示意圖,人物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國中會考「素養」寫作題目考倒孩子 真是教育初心嗎?

今年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採取「不必訂題目」,要求考生閱讀影劇統計圖,寫出自身理解跟觀影經驗談,有人稱今年會考寫作是大魔王,因為僅有971人拿下6級分,占比0.5%是10年新低,零級分的有四千多人。這樣的結果,強烈打擊精進教學能力的基層老師們,更磨滅孩子的寫作興趣。然而當前趨勢,只要冠上「素養」、「創新」之名,似乎就是一種「政治正確」,但教育初心,是考倒我們的孩子嗎?

美國的High Tech High(HTH)是一所完全以PBL進行整合教學設計的學校,4個校區、共16所學校,涵蓋K-12年級。圖/取自HTH網站 教育

拒學風暴為何難解? 教科書仍是老師「奶嘴」、108課綱素養難落實

拒學風暴席捲台灣,據教育部統計,高中職休退學人數連年上升,其中志趣不合是主要休學原因。但經聯合報數位版記者採訪,志趣不合背後成因複雜,升學壓力、師生霸凌、僵化的體制內教育都是推力,導致愈來愈多學生離開校園。聯合報數位版推出「拒學風暴」系列專題,從拒學成因、國際趨勢、未來人才觀點、世界頂大專訪,深入剖析體制內教育困境,與其背後浮現的未來教育曙光。

政治

哪些國家閱讀素養在前10?台灣排名升 數字有隱憂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2021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的台灣排名。

聯合報去年針對高中生做108課綱問卷調查,學生最常出現的課綱形容詞是麻煩、自由、混亂。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聽幕後

你給我記者EP105|108課綱陷陣痛期 「專題式學習」如何落實台灣? ft.親子天下

108課綱強調學習素養,上路至今陷入陣痛期。高中生對準備「學習歷程檔案」疲累不堪;國中階段強化跨領域學習,卻讓老師們傷透腦筋。這些學習上的改變,與國際教改趨勢所強調的「專題式學習」(Project-Based-Learning, PBL)概念不謀而合,本集節目與親子天下攜手製作,希望為新課綱的陣痛找到良藥。 為尋找更具體「教素養」的方法,親子天下特別探訪美國以專題式學習為精神打造的High Tech High (HTH) 學校,令他們驚訝的是,每一位師生都如此熱情,眼睛發光...

有教師表示,這兩年學測爆難,拿到高分的學生幾乎被校系錄取,學生從高一就辛苦多時準備的「學習歷程檔案」無英雄用武之地。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學測數學6成低於33分 老師嘆:說出「努力會有收穫」變得為難

112年大學學測明(13日)起登場。近15年來學測與指考(現改為分科測驗)試題,難度不穩定,鑑別度不高,尤其是這兩年數學爆難,六成學生在數學科的原始分數拿不到33分,數學教師表示,大考中心設定的「基本能力」明顯與社會大眾認知不同,希望今年學測數學科簡單一點。應付考試的「精準計算」練習並不會學到真正的「思維」,而且會讓孩子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快速消散。

高中校園開起財經素養課,學生對創業創深流程感興趣。示意圖,新聞與人物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從小學理財/頂大教授、企業入校教...高中金融課上不夠 時數暴增3倍

金融教育意識抬頭,北一女、台中女中等數十所高中校園,紛紛開起財經素養課,其中,台北市本學期是第二年開財經素養課,課程時數竟暴增三倍,從點狀課程漸成帶狀課。授課教授與大學教師觀察發現「現在的孩子不一樣了 」,學子雖還沒出社會賺錢,卻多數懷抱創業夢,渴求了解創投流程;家長也認為金融教育及早扎根,好處多多,有機會培養更多青年創業家。

理財教育做中學,新北市文林國小開辦文林銀行,還發行校園貨幣,行員更是校內小學生。圖/取自文林銀行臉書專頁 教育

從小學理財/銀行搬進北北桃4國小 金融教育實戰也助弱勢翻轉未來

新北市文林國小「開外掛」辦實體銀行,辦得跟真銀行一樣,開辦之初有人擔心學生變功利,反對聲浪不小,但畢業行員回饋,上了國中發現不少同學花錢不手軟,1000塊好像不是錢,無法體會這筆錢的份量,難道不曉得爸媽賺錢辛苦?家扶中心扶助的大專生說,上過理財課後更懂規劃,若有打工,一年可儲蓄好幾萬元,加上補助金,畢業後就有一筆錢能買摩托車。專家指出,理財概念光說不行,實戰體悟才是關鍵。

很多父母不和孩子談理財,小孩缺乏機會學習獨立處理財務,專家建議五作法一關鍵,教孩子當金錢的主人。此為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從小學理財/該給小孩零用錢嗎?專家教5作法養成金錢觀「別再當孩子財務長」

很多父母不和孩子談理財,也不給零用錢,只給一張儲值悠遊卡支應基本開支,用錢再找大人商量出錢。專家喊話,別再當小孩的財務長,親子理財不可或缺,除了身教,家長更要在生活中機會教育,建立正確金錢觀,攸關未來銀行怎麼看待孩子的信用,五作法一關鍵,養成孩子妥善自主處理財務能力,當金錢的主人。...

賈平凹的女兒賈淺淺與詩作,她寫的詩被大陸網友稱為「屎尿體」。圖/取自搜狐網 國際

陸文壇怪咖 文二代女詩人進作協?引發「屎尿體」爭論

大陸著名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前副主席賈平凹的女兒賈淺淺,被列入「中國作協」944位擬發展會員的名單,惹來爭議。因她部分作品提及「屎尿屁」,被外界質疑低俗,並引發「學閥」、「文二代」和「作協可以世襲嗎」等爭議,在中共廿大前夕,這些文藝界的聲音顯得特別「不和諧」。

學術圈對「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相當癡迷,因為關係到畢業、升等、工作等,反而容易造成過度美化,甚至偽造。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科學界醜聞/學界盼發表「失敗」實驗 少走冤枉路且杜絕學術造假

學術圈對「影響指數(Impact Factor, IF)」高的期刊仍相當癡迷,因為關係到畢業、升等、工作等,反而容易造成過度美化,甚至偽造。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就有科學家們提出來,應該要讓「失敗」的研究也可以發表,避免其他科學家再多花時間精力嘗試別人走過的死路,然而期刊的接受度並不高。以阿茲海默 Aβ*56 此案為例,已經有幾個實驗室曾經嘗試進行該研究,且有把失敗的結果發表出來,但一直無法撼動原始研究的影響力;東京大學學者認為,如果「失敗」的研究也可以發表,自然就不容易有人為了擠進發表窄門而造假。

新加坡為鼓勵教師自我提升,2005年起開始推動教師評鑑與分級制度,在維持師資水準、減少不適任教師上發揮一定成效,但也在當地掀起爭議。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消極教師成108課綱推動阻礙 新加坡評鑑在台灣可行嗎?

聯合報連續3年深入追蹤108課綱上路實況,與2020年、課綱剛上路時相較,「師資」仍是第一線反映的最大問題,除了員額不足外,消極教師也令現場頭痛。有許多投入改革的教師、校長直言:「不動的教師打死不動,也找不到任何方法叫他們動」,甚至還在校園內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惡質生態,積極推動的教師反倒被霸凌。

國中老師表示,好的素養題「供不應求」,國中教育現場對素養題卻有大量需求,才會造成很多反彈。圖為去年國中教育會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教育

會考數學科像在考國文 教師揭真相:素養題庫供不應求

隨著新課綱出現,國中教育會考的素養題型比重越來越重,卻常遭批評如「數學科感覺在考國文」。國中老師表示,素養題需要很高的專業人力與時間成本,沒辦法快速大量產出。國中教育現場對素養題卻有大量需求,才會造成很多反彈。 111年國中會考將在下周5/21、5/22登場,今年是108新課綱上路後的第一屆大考,不少考生和家長都很緊張,到底素養導向、能力為本的考題會有什麼變化?該留意什麼題目呢?記者訪問國中老師和補教名師,整理出各科重點教戰,供考生參考。

新北市深坑國中翻新老舊學校空間,以大紅色、可動式鐵件隔屏改造原先貼滿海報的川堂。圖/深坑國中總務主任陳衍鈴提供 生活

師生用「減法概念」把校園變美了 獲德國iF設計獎認證

美感是什麼?要怎麼做?新北市兩所國中用美感解決校園環境問題,換來特色空間,也成了學生美感教育的教材,這些設計與努力,更獲得今年德國iF設計獎認證;這項改造校園美學環境的計畫,背後還有教育部金援。

新加坡學生學科能力傑出,堪稱全球「學霸」,在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趨勢調查(TIMSS)等世界性學習成就測驗的成績均十分亮眼。路透 教育

取消考試、少教多學養出全球學霸 看新加坡如何教「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近年來愈來愈受到重視,全球育才趨勢也走向培養具有社會適應的終身學習者,以因應快速變遷的世界及多元挑戰。 眾所周知,新加坡學生學科能力傑出,堪稱全球「學霸」,在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國際數學與科學教育趨勢調查(TIMSS)等世界性學習成就測驗的成績均十分亮眼。2018年在國際學生能力評比(PISA)「國際化素養」項目中更一舉拿下全球最高分,且數據也顯示,新加坡學生以目標為導向解決問題的能力,遠高於其他國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