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敘利亞

伊朗跟以色列很不對盤,如今連美中俄都有被拖下水的風險,但其實兩國早年關係友好,一切變調從一個人出現開始。圖為伊朗以無人機及飛彈空襲以色列,多數遭到攔截。路透 國際

從最好的朋友變死敵 伊朗和以色列如何走到今天這步?

伊朗跟以色列很不對盤、視對方如寇讎,情勢危急到美、中、俄都有被拖下水的風險,檯面下軟硬兼施,避免局勢失控。鮮為人知的是,兩國曾經是彼此口中「最好的朋友」,關係境惡化到今天這一步,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蘇雷曼尼的接班人賈尼(圖)行事低調,默默指揮從伊拉克到紅海的伊朗支持民兵組織。路透 國際

少了神話領袖光環 賈尼還能管得住伊朗扶植民兵?

威名遠播的伊朗精銳部隊「聖城旅」(Quds Force)指揮官蘇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4年前遭美軍無人機刺殺身亡後,他的接班人賈尼(Esmail Qaani)行事低調得多,默默指揮從伊拉克到紅海的伊朗支持民兵組織,也就是所謂的「反抗軸心」(the axis of resistance)。以哈爆發衝突後,大部分阿拉伯國家袖手旁觀,只有這些民兵組織為哈瑪斯出頭,這也使得賈尼的角色備受矚目,他是什麼樣的人?

今年1月20日,以色列飛彈攻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棟住宅大樓,有五名死者是伊朗革命衛隊成員。新華社 國際

「今天輪到誰來炸我們?」 敘利亞民眾無奈的心聲

假如將中東衝突各方勢力的關係用直線連結的話,將出現義大利麵糾結成團的形狀,中文說法大該是「糊成一鍋粥」。然而,在一片兵荒馬亂當中,各懷鬼胎的交戰方竟然浮現難得的共識:敘利亞,兵家必炸之地,想炸就炸,炸好炸滿,令人匪夷所思。 「今天輪到誰來炸我們?」媒體用戲謔的口吻描述敘利亞民眾無奈的心聲。12年內戰的腥風血雨暫歇,哈瑪斯去年10月7日突襲以色列後引發的強力反撲和無差別轟炸,加薩首當其衝,也殃及敘利亞,四個月來被炸頻率與日俱增。

屏東明揚國際工廠大火釀百人死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法院駁回明揚假扣押 檢方將提抗告

屏東明揚國際工廠大火釀9死、111傷、1失聯,屏東地檢署追查公共危險和過失致死刑責同時,為防廠商脫產,請被害人向屏東地院聲請假扣押,法院昨晚以提出證據尚不足以釋明假扣押原因裁定駁回,檢方今早表示將請協會補強證據提抗告。

上月一艘滿載難民的船隻在希臘伯羅奔尼梭外海沉沒,敘利亞倖存者穆罕默德在希臘卡拉馬塔與兄弟法迪團圓時激動落淚。路透 國際

難民如潮 衝倒荷蘭政府 也將改寫歐洲政局?

荷蘭聯合政府因難民政策引發執政夥伴不滿而垮台,再次凸顯移民議題對歐洲政局的影響力。如何阻止極右派政黨利用移民議題坐大,對主流政治人物而言是日益艱難的問題。

敘利亞總統阿塞德自2000年掌權至今。照片攝於2月。路透 國際

阿塞德焦土戰奏效 但敘利亞重返阿盟恐空歡喜

阿拉伯聯盟(Arab League,簡稱阿盟)7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外長會議,同意敘利亞重返阿盟。這一刻敘利亞等了12年。儘管美國和英國都表示反對,敘國政府10日宣布已受邀出席19日在沙烏地阿拉伯吉達舉行的第32屆阿盟峰會。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上次出席阿盟峰會已是2010年,隔年就被中止會員資格。

土耳其2月初發生強震,屏東縣消防局特搜大隊派出40名搜隊人員到土耳其救災,深入災區斷垣殘壁。 圖/屏東縣消防局提供 聽幕後

遠方 EP104|低溫、槍聲與分秒必爭的救援 土敘強震採訪現場直擊

2月初,土耳其接近敘利亞邊界地區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強震,罹難與失蹤人數難以估計,全球紛紛伸出援手,歷經九二一強震的台灣也感同身受,各界搜救隊也陸續前往災區救援。 本集遠方邀請第一時間前往土耳其的三立電視台記者彭光偉,聽他闡述災區現場除了要克服低溫、治安,甚至還有政治因素要解決。

土耳其及敘利亞接壤地區6日凌晨發生規模7.8強震,已知兩國逾2萬人罹難,其中敘利亞正面臨嚴重救援危機。美聯社 國際

土敘不僅強震還有人禍、情蒐氣球成美中撕破臉導火線?

聯合報精選每周國際大事,由資深國際新聞媒體人郭崇倫深入解讀,帶讀者看懂國際新聞背後門道,快速掌握全球局勢變化。 看點1:中國大陸氣球遭擊落後殘骸經美國分析,發現所搭載裝置為情蒐用途,也揭露了北京「氣球艦隊」的五大洲高空監視計畫,而最受關注的莫過於氣球真的有蒐集到新情報?美國是否打算藉此跟中國大陸撕破臉? 看點2:法國年金改革掀風暴、英國經濟爆民怨,歐洲兩大國政府正面臨社會信任危機,罷工行動接二連三發生,但從政治角度來看卻非偶然。 看點3:土敘強震已造成逾2萬人罹難,然而這不單是一場天災,背後也有人禍因素作祟。土耳其政府面對庫德族聚集的災區,會給予多大幫助?內戰為何讓敘利亞面臨比土耳其更艱難的救援困境?

政治

台南正副議長各以逾百萬元交保 藍營推測起訴機率高

台南地檢署偵辦台南市正副議長賄選案,昨天上午再度傳喚民進黨籍議長邱莉莉、副議長林志展到案說明,今天凌晨12時50分兩人分別以150萬、120萬元交保。南市議會國民黨團書記長蔡育輝認為,以交保金額提高來推論,可能是收押的人或證人有說出較為具體的證據,起訴機率愈來愈高。

政治

土、敘強震死傷攀升 看近年全球震災帶走多少生命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土耳其接近敘利亞邊界六日發生強震,讓我們用圖表回顧這些年全球一起走過的震災。

張景安前往敘利亞研讀阿拉伯語,對當地風土與友善人民留下深刻印象。圖為敘利亞抗議者舉起巨型標語的鳥瞰圖。法新社 聽幕後

郭崇倫會客室EP68|石油、宗教、恐攻之外 深入敘利亞了解阿拉伯世界

研究難民與離散人群的政大阿拉伯語系的張景安副教授,學生時期前往敘利亞學習阿拉伯語、信仰伊斯蘭教,對於當地風土與友善的人民,留下深刻印象。 本集郭崇倫會客室邀訪張景安副教授,談他對中東研究的源起,也對阿拉伯之春如何深刻的改變了這個區域,提出他的觀察。

敘利亞東北部的阿爾霍爾拘留營,收容約5.5萬因IS戰爭而失去家園的人,其中93%是婦女和孩童,近半數12歲以下。美聯社 國際

被全世界排斥 IS婦孺拘留營會是下一個恐怖主義的溫床?

從直升機上俯視,敘利亞東北部拘留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戰士妻小的營地,就像沙漠裡的白色帳篷海,貧瘠而乾旱的大地彷彿荒無人煙。但從地面上平視,5.5萬人生存其間,約半數是12歲以下孩童—他們無辜誕生當地,為自己父親犯的罪而受罰。專家警告,那裡可能正培育著下一場全球恐怖主義災難的種子。...

美國堪薩斯州女子弗盧克-埃克倫(Allison Fluke-Ekren)在法庭上承認曾為伊斯蘭國訓練女戰士。美聯社 國際

真實人生/女老師斜槓變IS恐怖分子 沒被洗腦卻教孩童發動恐攻

美國堪薩斯州女教師弗盧克-埃克倫(Allison Fluke-Ekren)日前在法庭上認罪,坦承自己曾在敘利亞加入伊斯蘭國(IS),負責指揮一個由100多名女性和孩童組成的戰士營,教學員使用AK-47和手榴彈等,甚至曾策畫在美國本土發動恐攻。弗盧克-埃克倫的身世超離奇,是什麼契機讓她決定從老師斜槓變身IS恐怖分子?

俄國侵烏後,世人多同情烏國的悲慘,但部分中東人卻感受憤怒,因為類似事件多年來在中東上演但未獲國際關注。圖為基輔一座建物24日遭轟炸。法新社 國際

中東國家為何對烏克蘭羨慕嫉妒恨?不願順美國的意支持烏、對抗俄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上百萬烏國難民流離失所或困坐愁城的景象,牽動億萬人心。但在許多中東人心目中,他們看到的卻是羨慕、嫉妒、憤怒。為什麼?中東國家至今並未熱烈支持烏克蘭、對抗俄國,除了各國與俄國的經貿利益,是否還有什麼情結?

華爾街日報指出,普亭可能動用車臣軍隊,這些車臣兵受的不是常規戰訓練,因此可能是打算在奪取基輔的巷戰中用上他們。美聯社 國際

普亭傳找三大傭兵團助陣 既懂巷戰、陣亡也沒政治壓力?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超過3周,地面戰事陷入膠著。英國外相特拉斯(Liz Truss)警告,俄國可能在利用俄烏和談來爭取時間重組攻勢。鑑於俄國陸軍表現不振,普亭據報可能會仰賴外部勢力替他打城市巷戰。這些人包括車臣戰士、惡名昭彰的華格納集團,以及敘利亞傭兵,他們有著多年城市戰經驗,而且價格便宜,就算戰死,對莫斯科來說也沒什麼政治風險,甚至會視為是「雙贏」局面。

埃及的麵包價格已經上漲五成,圖為一位民眾15日在開羅一處市場購買麵包。歐新社 國際

俄烏交戰衝擊中東糧食供給 磨坊變糧倉、葵花油斷貨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導致國際燃料價格飆漲並威脅全球糧食供給,一向高度依賴俄烏兩國供應小麥和植物油等產品的中東國家,出現糧食價格大漲與供應減少情形,民眾已出現恐慌性購買行為。

紐時報導,美軍在對抗IS期間,曾以大量飛彈炸彈攻擊手無寸鐵的敘利亞農民、婦女、孩童。圖為2014年10月,美國為首的聯軍在敘土邊界,與IS對抗。美聯社 軍武

穿勃肯鞋的美軍神祕單位專炸敘利亞平民?紐時披露戰時「磨滅的人性」

在官方紀錄中,美軍根本不存在這個單位,當然也不存在反恐戰中美軍胡亂殘殺平民之事。但要求匿名的前美軍及情報官員告訴紐約時報,在2014到2019年期間,一個稱為「鐵爪」(Talon Anvil)的美軍特遣部隊單位,因日復一日投彈的疲累及人性磨滅,以大量飛彈、炸彈攻擊手無寸鐵的敘利亞農民、婦女、孩童。這項報導讓人清楚窺見美軍的紀律問題及戰爭的殘酷,儘管對死者而言,此時追究幾乎已無意義...

敘利亞第一夫人艾絲瑪.阿塞德在敘利亞內戰後影響力日增,有人稱她是阿塞德的首席經濟顧問。美聯社 國際

第一配偶/敘利亞「帶刺沙漠玫瑰」:為阿塞德棄哈佛、被婆婆「神隱」 優雅形象大發戰爭財

在全球威權國家的第一夫人中,敘利亞總統阿塞德的夫人艾絲瑪.阿塞德占著一個特殊位置。過去20年,她的角色和形象歷經劇烈轉變,時尚雜誌Vogue曾稱她是最清新有魅力的「沙漠玫瑰」,但美國政府去年將她列入制裁名單。真實的艾斯瑪究竟走過什麼樣的歷程?...

阿塞德競選總統的街頭海報。美聯社 國際

星期人物/眼科醫師變總統 阿塞德如何從改革家變獨裁者

一度被視為改革者的敘利亞總統阿塞德(Bashar al-Assad),在歷經10年的血腥內戰與鐵腕鎮壓後,55歲的阿塞德以96%的得票率26日第4度當選,延續「家天下」的傳統。 西元2000繼承父親職位首度成為敘利亞總統的阿塞德,2011年就碰上「阿拉伯之春」的餘波。原本是和平示威,逐漸惡化成暴力衝突,導致敘利亞分崩離析,各方外國勢力紛紛介入。 儘管反抗軍一度兵臨城下,阿塞德在俄國和伊朗的力挺下,不但逃過一劫,還逐漸收復被反抗軍占領的「失土」。

在敘利亞北部伊德利卜省本尼什鎮,許多難民入住曾遭政府軍轟炸的破敗樓房,那些房子的屋頂,現在都有太陽能板。圖/取自紐約時報 國際

敘利亞難民賴以為生的「太陽」 是破敗邊城的「上帝恩賜」?

對西方人來說,太陽能板是富裕的象徵,只有富裕國家行有餘力,才會關切地球暖化,把太陽能當作另類能源。但在敘利亞北部、鄰近土耳其邊界,因內戰轟炸而破敗的樓房或難民營帳旁,也有一場令人意外的太陽能板革命,只不過,貧困的當地人為的不是環保,而是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