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基隆港

1958年3月23日,荷蘭美國輪船公司2萬4294噸的豪華郵船「史坦登號」抵達基隆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8年豪華郵輪「史坦登號」抵基隆港 2萬人岸邊爭睹

1958年3月23日,荷蘭美國輪船公司2萬4294噸的豪華郵輪「史坦登號」(S.S.STATENDAM),搭載環遊世界的遊客387人,當日上午11時抵達基隆港。基隆港區清晨至中午受到濃霧籠罩,「史坦登號」曾因之延後2小時進港,當日午後1時45分始停靠二號碼頭。歡迎的鞭砲聲歷時半小時,掩沒了港口人聲的鼎沸。整個基隆市萬人空巷,碼頭四周以至對岸佇立觀眾達2萬餘人。船身下錨停妥後,即由旅行社歡迎人員登船。台灣銀行也派員登輪協助輪上旅客兌換台幣。

1958年3月17日,殷台造船公司第一艘三萬六千噸級的巨型油輪安放龍骨典禮,在基隆和平島該公司造船廠第一船塢隆重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8年殷台造船首艘3萬6000噸油輪安放龍骨 2500人觀禮

1958年3月17日,殷台造船公司製造第一艘三萬六千噸油輪,上午10時半在基隆市和平島該公司內舉行安放龍骨典禮,典禮由時任副總統陳誠主持。這將使我國造船工業展開新的一頁。這艘油輪的建造,不但在我國造船史上是空前創舉,同時,亦奠定我國造船工業在國際地位上的基礎,而執東南亞造船工業的牛耳。各界來賓2500餘人應邀觀禮。典禮歷時1小時,至11時半結束。

基隆燈塔今年1月10日才正式對外開放參觀,成為全台第22座開放參觀燈塔。記者邱瑞杰/攝影 生活

深度旅遊/從基隆百年燈塔慢遊到白米甕砲台 還有一日雙塔等你挑戰

基隆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興建的第一座磚造燈塔,是有124年歷史的古蹟,今年初才開放參觀。燈塔鄰近基隆港西岸港嘴,相對偏遠,但從基隆市府出發車程10到15分鐘,是容易造訪的秘境。從基隆燈塔沿步道往上走540公尺,就可到白米甕砲台,視野絕佳,地名也有故事可聽。...

黑鳶主要以死掉的動物屍體或內臟為主食,在基隆港不斷俯衝而下覓食。圖/沈錦豐提供 生活

黑鳶爆30年來大量 基隆上演65隻追逐秀有原因

全台黑鳶黃昏聚集同步調查數量879隻,創30年來的新高點,南北族群有感增加,保育人士欣喜。北部增加的趨勢較為快速,基隆海洋廣場前是全台難得可近距離觀察黑鳶的地方,近日爆大量最多同時出現65隻,吸引很多民眾搶拍,每天上演空中飛行秀。

搭船進基隆港,遠遠即可看到協和電廠煙囪有如三炷香「插」港口,也像燈塔引路。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承載汙染印記的另類地標 基隆協和電廠三煙囪剩拆除一條路?

「四接(協和第四天然氣接收站)」環評還在爭議中,陪伴基隆人逾50年的協和電廠三根煙囪,被稱為「三炷香」,雖然有汙染的印記,但也成另類燈塔與旅遊地標,存廢受矚目,地方有複雜的情緒。 協和電廠人員透露煙囪無法保留的原因,表示目前最有可能的下場就是拆除,而台電也曝光未來的規畫...

1957年10月13日,招商局在日本新訂建的巨型自由輪的海明號,自日本裝載小麥7500噸抵基隆外港,隨後泊靠在30號碼頭。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招商局向日本訂製最大貨輪 1957年海明號抵基隆港

1957年10月13日,招商局在日本新訂建的巨型自由輪的「海明」號,上午10時30分自日本裝載小麥7500噸抵基隆外港。有關機關分乘數艘小汽艇出港觀迎。海明輪於該日上午11時泊靠30號碼頭,碼頭上曾有簡單歡迎儀式,燃放爆竹,並向船長獻花。

太平青鳥二樓空間,原本是太平國小的圖書室,至今仍保留原始「圖書室」的招牌。記者侯永全/攝影 專題

廢棄校園重生人文書店 曾經的基隆太平國小成遊客打卡聖地

隨著少子化現象發酵,台灣教育體系面臨重大挑戰,基隆太平國小便是少子化浪潮下受波及的代表性個案。但是,逆境中總有著光明的出路,在這片曾經沉寂的土地上,一群熱愛文學藝術的工作者,為這所廢校帶來全新生機,並將其華麗重生為「太平青鳥書店」。接下來,就隨著聯合報記者侯永全,一起走進這過去位於基隆港西岸KEELUNG地標旁的教育樞紐,看看它如今獲得重生之後的新面貌,以及如何透過藝文的力量,讓大眾看到文化對於教育和社會的重要性。

1966年9月5日,鐵路局向美國訂購的43輛柴電機車運抵基隆港,圖為大型起卸機具將柴電機車運載至陸地情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66年美製43輛柴電機車基隆港起卸 逐步取代舊式蒸汽機車

1966年9月5日,鐵路局向美國訂購的43輛柴電機車開始起卸,鐵路局於該日下午3點到5點,在基隆二號碼頭舉行酒會,招待中央及省級民意代表等,並參觀起卸中的機車。時任鐵路局長林則彬說,43輛機車同時在基隆港口起卸,將投入本島的鐵路運輸,在基隆港也是空前大事。

基降外港擴建工程包括復興隧道(圖)、特種貨物碼頭、萬噸穀倉及新建鐵路公路四項工程落成典禮,1956年7月28日在基隆外港隆重舉行。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6年基隆外港復興隧道落成 鐵公路共用縮短路程

1956年7月28日基降外港擴建工程包括特種貨物碼頭、萬噸穀倉、復興隧道及新建鐵路公路四項工程落成典禮,28日上午9時30分在基隆外港隆重舉行,由時任省府主席嚴家淦主持,並請時任行政院長俞鴻鈞剪綵。 基隆外港擴建四大工程總工程費達新台幣3千萬元。其中貸自美援者有新台幣2千1百餘萬元及美金21萬元,分8年償還,港務局自籌新台幣5百萬元。工程費雖鉅,但完成後之經濟價值大,可使基隆港具有遠東最新式碼頭之一,每年增加吞吐量50萬噸。

根據交通部航港局統計,維護國家港口、航道安全的引水人,統計至今年2月底前,全台執業的引水人數共計98人,其中又以高雄港最多,共43人。圖/臺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提供 生活

引水風暴/夜航費衍生塞港、夕陽紳士亂象 資深引水人:國外從制度面解決

全台執業的引水人數總共98人,以高雄港最多有43人,引水人雖然高薪但工作風險高,一不小心就可能斷手斷腳、命喪大海。有資深引水人透露,這次引發爭議的「夜航費」漲價,吵這題根本搞錯方向,很多國外的港口根本沒有收「夜航費」,且夜間加成會衍生塞港問題,「夕陽紳士」大增,圖的就是當日落後就有多50%以上的夜航費可加收,國外早就從制度面改善了。

蔡英文總統2013年參加桃園藻礁活動,曾親筆寫下「藻礁永存」承諾,後民進黨政府推動三接,環團批評她違背諾言。圖/潘忠政提供 政治

環團新一波抗議再起!從藻礁、四接到種電 蔡政府環境正義蕩然無存

「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環評專案小組會議昨天在高度爭議之下,環保署採取換地點、改視訊會議,黑箱審查創下環評史上首次惡例;緊接著本周末內政部擬將公告推動綠能發展區,農委會、經濟部都將跟進,預料將再掀起一波民團、環團、學界抗議。蔡政府執政7年,從毀藻礁、蓋四接、種光電、拒溝通,昔日高舉的環境正義大旗已蕩然無存。

引水人(前著救生衣者)的工作是引導船舶順利進出港,以免船舶因不熟悉港內的潮汐環境而發生意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引水風暴/引水人3月才調薪又擬大漲夜航費 船代業者痛批貪得無厭

引水人擬調漲夜航費用近日成為爭議議題,但紛擾尚未落幕,昨(10)日晚間在高雄港發生夜航領港船隻碰撞事件。全台合格引水人不到百人,雖然高薪但工作風險高,一不小心就可能斷手斷腳、命喪大海,但3月才調高引水費等同為引水人加薪,又要漲夜航費究竟合不合理?看看各方怎麼說。 引水人是「國門第一印象」,更是船員的最高殿堂,月薪從50萬到上百萬,年薪千萬也不在少數,令人稱羨。交通部航港局今年3月才將引水費率調升10%,等同讓引水人加薪,但最近又傳出引水費夜間加成要大漲,各港口漲的還不一樣,有漲到75%有的100%,船務代理業者抗議大罵,「只有航港局還是所有人都認為引水人的收入太低?要不斷地提高引水費?」引水人的收入肯定不低,這次調漲是貪得無厭?會不會把航商嚇跑?聯合報數位版為讀者解開真相。

1954年7月1日,二次大戰後台灣首次建造完成的百噸鋼質遠洋漁船「源昌」號,下午在基港舉行下水典禮;源昌號遠洋漁船是由台灣造船公司設計建造。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二戰後台灣首艘百噸鋼質遠洋漁船 源昌號1954年下水

1954年7月1日,二次大戰後台灣首次建造完成的百噸鋼質遠洋漁船「源昌」號,當日下午在基隆港舉行下水典禮,源昌號遠洋漁船是台灣造船公司設計建造,已完成一式兩艘,另一艘也於1954年7月內下水,兩艘均售與源海行,共計270萬元。

107年基隆關破獲竹聯幫弘仁會走私109把槍,火力可強到可組一個軍隊。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海關破口/搗破竹聯幫走私109把槍 關鍵功臣卻被冰凍 台灣第一關門戶大開

竹聯幫弘仁會107年從香港進口一貨櫃,裡頭夾藏已上膛制式長短槍109把、上萬發子彈,火力強大到可以組一支軍隊,這起10年來國內最大宗的槍彈走私案,被成功阻絕於關口,轟動一時。但最近有位老海關向本報爆料,當年的緝槍英雄被冰起來,首功還被做掉,誰還敢認真查?台灣「第一關」已門戶大開。 本報記者循線找到這位緝槍英雄,專訪完隔2天,關務署基隆關八里分關再爆8課員收賄,門戶大開顯然不是空穴來風。巧的是,107年後海關未再破槍枝大案,「第一關」甚至掛蛋。近年台灣槍擊事件頻傳,黑槍氾濫,難道真的是因為關口破口?本報獨家揭開這起離奇搶功案內幕。

「信二路防空洞」在基隆市府透過一些設計巧思,重新點亮這些幽暗的角落,甚至在燈架上預留掛上藝術畫作的支架,未來開放後,成為吸引遊客前來的藝文空間新場所。記者許正宏/攝影 專題

基隆防空洞改造開箱 蛻變後成藝文新景點

基隆是北台灣的重要門戶,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二戰時期美軍為了切斷日軍的後援補給,鎖定基隆港為重要的轟炸目標,居民為了保命紛紛挖鑿防空洞,躲避空襲的砲火,使得這座僅36萬人口的城市列冊統計有高達682個防空洞,密度全台第一。

1959年6月22日,參謀總長王叔銘(右)親自登上「南陽號」驅逐艦校閱艦上的海軍官兵。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南陽號驅逐艦自美返台 參謀總長王叔銘登艦校閱

1959年6月22日,參謀總長王叔銘上午10時前往基隆港校閱剛於週前自美駛返國門的新艦「南陽」號,美軍台灣協防司令史慕德、美軍顧問團團長杜安等亦應邀前往參觀。

太平青鳥是廢校活化成功案例,店內很多課桌木椅讓民眾可以坐著看書。記者游明煌/攝影 教育

廢校變身臨海書店 基隆港60年滄桑盡收眼底

基隆港西岸的虎仔山腰基隆地標旁,60多年前設立的太平國小隨著港的興衰沒落,學生數從極盛時期的上千人流失到剩不滿30人走上廢校,不過整建活化後成為一間可以看海的「太平青鳥」書店,成了新的觀光景點。廢校後的校園空間成功轉型活化,社區的人潮回來了,但學校呢?

四接案爭議不斷,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日前在環保署前舉辦第五次環評初審前「四接環評應重來,台電公司別耍lie」記者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評論

四接第三方驗證結果疑被調包 用港換電日後出事誰負責?

台電四接案爭議不斷,3.0版突然轉向要在基隆港港嘴填海14公頃,造成港池迴轉半徑變小,天然氣船入港至少要有4艘大拖船拉住,要是衝太快可能會撞上西防波堤,所以西防波堤要拆掉,從流出的密件看來,就算這些都做了也沒人敢保證萬無一失,港公司的擔心其實非常多,台電卻屢屢對外聲稱都經過第三方驗證了,刻意跳過專業檢視的四接,日後出事誰負責?

1959年5月31日,菲律賓展覽團團員在「拉布拉布」號合影。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專題

照片看歷史/1959年菲律賓首次以遊艇巡迴東南亞 「拉布拉布」號抵基隆港

1959年5月31日上午11時15分,菲律賓水上展覽團遊艇「拉布拉布」號駛抵基隆港,停泊在第二號碼頭,作為期3天訪問。這是菲律賓第一次用一艘遊艇巡迴東南亞各國,介紹菲國的現況及工商業情況,旨在促進菲國與這些國家間的友好與貿易關係。...

協和電廠改建,要在外海填海造陸蓋第四天然氣接收站,挨批會毀掉7萬株珊瑚後一改再改,最新版本改蓋在基隆港港嘴,台電口中安全無虞的最佳方案,卻讓環團跳腳,航港界炸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基隆戰四接/會議密件外流曝港務公司真心話 四接蓋在基隆港嘴真安全無虞?

四接第5次初審會議環團衝進會場抗議,阻止四接「強度關山」,6月2日再審,基隆市長謝國樑決定親自出席,能否扭轉局勢大家都在看。先前傳出被下封口令的台灣港務公司,對四接這個「新房客」始終噤聲,最近有一份密件流出,大房東真心話意外曝光,由於講得太直白,讓人震驚到一度被懷疑是假的,港務公司到底說了什麼?蓋在基隆港港嘴的四接,還是台電口中安全無虞的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