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交通違規

警方去年底在基隆仁一、愛三與仁二、愛三兩個路口,設基隆首處「車不讓人科技執法」,也是罕見清楚標註執法項目的標誌。記者游明煌/攝影 生活

科技執法恐成交通記點後下個民怨爆點 它為何討人厭?

交通違規記點累積不少民怨,一定程度衝擊執政黨選情。縣市政府也各自實施科技執法,逐漸密布大街小巷,名義上是守護交通安全,但由於事前未充分宣導、執法項目也不明,加上駕駛人在一些「小細節」上未養成習慣,導致科技執法罰單如雪片般飄來,成了令人咬牙切齒的另類嫌惡設施與搶錢工具,市庫縣庫卻很「充實」,一名網紅日前就唱出接到罰單者的心聲。

我國每年平均有逾700件因違停導致的交通事故,國人最愛去旅遊的日本,街道卻少見車輛違規停車情形。記者周湘芸/攝影 生活

台灣違停事故年平均700件 我與日韓歐美「違規代價」差很大

行政院3月初拍板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10項罰鍰1200元以下的微罪不開放檢舉、記點,其中有多達6項與違規停車相關,引發路權團體炸鍋。事實上,我國每年平均有逾700件因違規(臨時)停車導致的交通事故,國人最愛去旅遊的日本,街道少見車輛違規停車情形,他們是怎麼辦到的?聯合報數位版記者,整理日、韓、歐、美違停罰則大不同,不但程序繁瑣、罰款還有分級。...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於3月17日,在全台7縣市同步發起串連快閃,要求立院退回惡法。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斷鏈道安/微罪不記點恐釀「大漢偷牽牛」? 道安對話政府聽進多少

蔡英文政府的道安鐘擺搖擺不定,違規記點制度又大轉彎,造成社會對立動盪的原因,是政府和民間、學界在道安政策端皆「斷鏈」。政府不僅不和學界、民眾對話,道安政策更使人民無所適從,一群學者與民間團體發起「道安對話行動」,有學者忠告「細漢偷挽匏,大漢偷牽牛」,提醒政府「勿以惡小而為之」,據悉,交通部高層獲知這場座談會時頗有微詞,這場道安對話行動,有辦法拯救正在朝向「多輸」的社會嗎?

政治

3年改3次 圖解交通違停、臨停10項微罪不能檢舉

行政院會昨拍板通過「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修正草案,在消防栓前停車、併排臨停等10項罰鍰1200元以下的微罪,不開放檢舉、不記點。

行政院今天通過相關修法草案及配套措施,最高罰鍰1200元以下輕微違規限縮不予民眾檢舉。圖為併排停車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政治

拍板!違停、併排臨停等10種交通微罪不予檢舉 當場舉發才記點

•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違規記點新制去年6月上路,引發民怨。行政院今天通過相關修法草案及配套措施,最高罰鍰1200元以下輕微違規限縮不予民眾檢舉、不記點,包含騎機車未戴安全帽、騎車講手機、汽機車駕駛抽菸,以及在圓環、交叉路口、公共場所出入口、消防栓前停車、併排臨停、身心障礙專用停車位違停等十種。...

2023年政府推動的違規記點新制,因職業駕駛不滿影響生計,不到半年就暫緩部分項目。圖為計程車駕駛繞行交通部,抗議違規記點制度。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行人地獄悲歌/道安改革因抗議而搖擺 如何借鏡巴塞隆納 不走回頭路

台灣道安改革尚未見到明顯成效,行人路權也仍在與「以車為本」的力量拔河之際,蔡英文政府在2023年推動的違規記點新制,因職業駕駛不滿、影響生計,不僅不到半年就暫緩部分項目,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還透露將研議1200元以下罰鍰的「微罪不記點」,再度遭路權團體批評走回頭路、漠視用路人性命。 當交通部改善道安的重點仍擺脫不了「執法」,忽視將路權及道路使用者等級概念導入道路工程,「以人為本」的道安鐘擺恐怕會慢慢受「車本主義」的風向影響,又擺回錯誤的方向,甚至因政府無法將改善道安的決心「一錘定音」,重演西班牙巴塞隆納原本力推人本交通,卻遭「車本主義者」反撲、走回頭路的場景。

台灣去年交通死亡人數仍超過3千人。圖/本報資料照片 生活

行人地獄悲歌/從台中母嬰事故到彰化姊弟車禍 行穿線、庇護島改善牛步

去年交通事故統計,死亡數仍逾3千人、達3023人,僅比前年減少41人,連民眾最關心的行人死亡數,也「僅」減少14人。台灣想從「行人地獄」泥沼中爬出,不僅吃力,更毫無頭緒。 尤其2月22日才發生彰化縣伸港鄉的國小3姊弟,穿越行穿線時遭廂型車駕駛撞飛,兩名姊妹命危,讓各界驚覺,蔡英文政府的道安改革「牛步」。人命關天之際,政府還在「違規記點」及「行人帝王條款」間爭論不休。 聯合報數位版今天起連3天推出「行人地獄悲歌」專題,檢討道路工程、交通法規與交通部朝令夕改下的弊病與解方。

「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今年元旦施行,希望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道安改革/道安基本法盤點面臨挑戰 交通部搖擺立場恐是最大障礙

今年元旦,以道路零死亡願景為基礎的「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上路施行,各部會相關的子法、作用法,正要開始盤點、調整,卻已經面臨三大挑戰。交通部長王國材曾表示,在推動道安工作上,思考生命價值與民怨時,他陷入天人交戰。台灣想擺脫「行人地獄」惡名,交通部的「搖擺」立場,恐是最大障礙。

運研所去年在慈濟大學附屬高中、國中部、國小部,讓學生於早自習體驗輔助軟體,再回饋意見。圖/運研所提供 生活

道安教育/教學軟體學生回饋被撞不夠逼真 進校園推廣還遇一挑戰

成年人道安知識不足,使社會付出極大代價,交通部運輸研究所要從校園端扎根,開發讓學生體驗模擬行人穿越非號誌化路口、騎單車等情境的道安輔助軟體。不過要導入道安軟體,除得滿足學生希望人被車撞時流血、被彈飛的特效應更逼真,還要跟不同領域的教育議題「搶學生」,是推廣道安教育的一大挑戰。

遠通電收和靖娟基金會的問卷反映,僅5成成年人意識到呼喊孩子過馬路很危險。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道安教育/道安知識警鐘響起 大人「腦袋沒更新」比小孩更不如

「下列乘車敘述,何者正確,『只有駕駛人需要繫安全帶』或『駕駛人及乘客都必須繫上安全帶』?」「以下哪一種行為是錯誤的?在道路對面呼喊孩子、教導孩子穿越正確道路的步驟,或穿越道路時牽緊孩子的手腕一起穿越。」 你答對兩題道安知識問卷的題目嗎?若答錯了,是否就是專家口中,腦中沒有定期做軟體更新的駕駛或大人?究竟一紙交通安全問卷,揭露並敲響哪些台灣道安問題的警鐘?

政治

行人地獄惡名遠播?外籍人士在台車禍死傷攀升 去年越南占比居冠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在台外國人交通事故死傷攀升。台灣交通惡名屢登國際版面,去年截至10月,外籍人士在台交通死傷人數超過9千人,創歷年同期新高,其中有34名在台外國人死於交通事故。

穿「無臉男」服裝的人,穿越金崙大橋行穿線時,走在路中間時突然躺下來擺出POSE。記者卜敏正/翻攝 生活

傻眼!變裝躺路中央、跳舞過馬路 「帝王行人」罰款該提高?

桃園市某國中學生近期奪得全國美術比賽漫畫類特優,將行人描繪成「霸道行走的皇帝」作品討論度爆表;車輛不禮讓行人祭出重罰6000元新制上路,但相形之下,三寶行人罰款僅500元,兩者相差12倍,加上近日行人亂象頻傳,網美在行穿線上拍照,「無臉男」卡路中央擺POSE,阿伯跳機械舞漫步,「帝王行人」奇形怪狀的離譜行徑,令人嘆為觀止。民間甚至有提高行人違規罰款的呼聲,專家建議再觀察,但宣導禮讓行人同時,也得宣導行人走行穿線的注意事項。

6月30日起,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恢復13項民眾檢舉後,罰單暴增,讓警方疲於奔命。記者古和純/攝影 生活

檢舉魔人重出江湖「空拍機」抓違規 警罰單審到手軟

6月底道交條例恢復13項民眾檢舉後,檢舉魔人紛紛重出江湖,甚至出動空拍機,連警方巡邏也怕被檢舉!高雄市有人鎖定轎車尾隨8分鐘,一口氣檢舉11項違規;有人在特定上班時段,鎖定一條街,對買早餐違停的車主猛拍;有人悠哉徒步攝影檢舉百輛車;讓警方不只疲於奔命,從早到晚處理檢舉罰單,車號打錯、名字誤植大有人在,民眾怨聲載道,連處在檢舉熱區的員警開巡邏車也膽戰心驚,讓基層員警大吐苦水:「人不是我們殺的!」

有民眾提案廢除「檢舉達人」,主張因其非執法人員且不具專業,且已觸犯其他用路人肖像權,違反《個資法》,於法有衝突。示意圖,與新聞無關。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生活

違規檢舉該廢嗎?專家:應「抓大放小」揪嚴重危險行為

「檢舉達人」存廢引發熱議,警方透露,檢舉達人檢舉「榜首」為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有人1公里內挨罰3、4次,噴了快5000元,許多人收到罰單氣到跳腳,剛收到檢舉罰單的邱姓女子不解的問,檢舉達人卯起來檢舉,是以為檢舉交通違規有獎金,才會柿子挑軟的吃?有專家指出,政府對違規行為樣態,要有輕重之分,並點名「這行為」,不但要鼓勵民眾檢舉,還要研擬祭發獎金,導正民眾去檢舉「嚴重」違規。

職業駕駛抗議違停記點新制太嚴格,認為缺乏配套影響生計,專家指出桃園市的偏心左轉車道改造計畫會是好解方。記者曾原信/攝影 生活

違停記點爭議「錯在道路設計」 桃園偏心左轉車道會是好解方?

6月30日交通新法上路後,恢復民眾檢舉違規臨停,也納入違規記點制,只要違規臨停遭開單,就記1點,一年記滿12點就會吊扣駕照兩個月,常須臨停的計程車、貨車駕駛怒吼影響生計,要政府先改善道路設計。 「行人地獄」下的道安改善措施,再度掀起波瀾與衝突,專家直指桃園市的偏心左轉車道改造計畫,會是好解方,可使車輛臨停不再成為挨罰目標,這要如何辦到?有效嗎?聽聽專家怎麼說。

政治

國道遊覽車4死車禍誰之過?解析交通違規記點制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近年駕駛違規記點吊銷駕照的情況,以及常見的違規記點樣態。

今年9月16日,國道一號發生四車追撞事故,一輛汽車遭聯結車擠壓成廢鐵,車上一對夫婦身亡。記者李隆揆/翻攝 生活

大貨車危機/國外大型車4秒能煞車 台灣事故卻攀升最大禍首恐不在駕駛

大貨車撞死人、聯結車「折甘蔗」翻車造成回堵頻傳,每輛都通過測試與審驗的大貨車事故數逐年攀升,當大家把矛頭指向駕駛時,聯合報數位版記者追查,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審驗機制失靈的結構性問題。 傳出負責審驗大貨車的車輛安全審驗中心,只靠「四張照片」就能斷定攸關聯結車安全的動態煞車等系統是否完善,實際出廠配備卻「貍貓換太子」。國外大型車能在4秒內奇蹟般地急煞,停在學生面前,台灣大車卻「凍未條」,在路上成為「不定時炸彈」,誰來拆彈?

政治

嗜睡、昏沉「藥駕」奪命 哪些常用藥物導致危險駕駛

聯合報每天推出「圖解新聞」,希望藉由圖像設計幫助讀者理解生硬內容。這次的圖表帶你看「藥駕」致命風險不亞於「酒駕」,已成為道路安全危機。

由縣市政府在道路上設置的監視器,是不能拿來取締交通違規的。圖/新北市警察局提供 生活

監視器證實汽車違規警察卻不能開單? 科技執法非萬靈丹

日前北市一名孕婦過斑馬線時差點被車撞上,調閱監視器畫面證實汽車違規,但警方卻說無法開單,引發社會抨擊,這些由縣市政府在道路上設置的監視器,為何被施以緊箍咒不能拿來取締交通違規?而且除了北市以外,其他多個縣市政府設置的監視器,都有以監視器畫面開單而被撤銷的案例。不過,特定道路上裝的監視器,可就不受此限制,敢騎上來調監視器畫面就直接開罰...

日前宜蘭礁溪吳男駕駛三菱汽車闖紅燈撞上騎重機的張男,兩車都撞得支離破碎,張男送醫後不治。記者陳敬丰/翻攝 評論

還路於民不是口號 駕駛、行人都要內建防禦模式

近日宜蘭與新北陸續傳出重機死亡車禍,新聞訊息在各網路社群引發討論,又掀起兩輪、四輪之戰,也有網友引用「山道猴子」來批評,其實,猴子絕對不是專屬兩輪族群,四輪的汽車族超速違規並不會比兩輪的機車族少。日前交通部回應820還路於民大遊行訴求時,提到要改善危險路口,這種遇到交通問題只會砸錢搞硬體的思維,根本沒有碰觸到問題的核心,因為「人」才是重點,不管是行人或駕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