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閱讀3天,可領驚喜好禮。
歡迎加入聯合報數位版!這是專屬於你的閱讀任務。
首次訂閱30天內,連續3天登入網站閱讀報導,即可獲得 Line Points 5點。
更多精彩報導,明天等你回來!
您已完成任務,獲得LINE POINTS 5點!得獎訊息將在30天內通知。
連續閱讀3天報導
「大班一師」新制即將上路,但因幼教人力流失,幾乎找不到合格幼教師,許多園所不得不開出代理教師缺,卻傳出有非營利幼兒園教保員代理教師,不僅被降薪水,年資也被中斷,現有制度形同懲罰代理人,教團批制度設計...
幼兒教育及照顧法規定,幼兒園大班必須配置至少一名幼教師,違者罰6萬元,今年8月起「大班一師」新制將上路,全台幼兒園卻陷入嚴重師資荒。專家指出,符合教師資格嚴重不足,連助理教保員都招不到,已有園所無奈...
過夜型、冒險型畢業旅行逐漸成為台灣幼兒園教育新趨勢。有幼兒園多年舉辦阿里山日出旅行,有的舉辦露營、登山,許多孩子克服「不會洗澡」、「無法離開爸媽」的恐懼,還有孩子成功完成戒尿布壯舉。老師們的勇敢實踐...
公幼平價延長照顧乍看是一樁美事,家長只要付銅板價就能把孩子留到傍晚6、7時,政府也能端出「照顧雙薪家庭」的政績。可因缺乏充足的配套,一走進幼兒園,看到的是老師們陷入加班地獄,不只常常守到天黑、備課時...
少子化之下的「金孫效應」發酵?孩子愈少、教育投資愈密集,不只小一衝刺班,時下更有許多嬰幼兒課程,有的甚至從孩子剛出生兩、三個月就能帶著孩子一起上,內容從閱讀、音樂、英語等等都有,課程以千元計價、十幾...
國、高中升學階段常見的「衝刺班」,向下蔓延到學前兒童,坊間補習班可見小一先修班、衝刺班,主打幫幼兒園大班生銜接國小的先修課程。「超前部署」的幼兒補習內捲現象,恐也讓學生心理壓力和家庭經濟負擔提前引爆...
公立幼兒園平價延托超佛心,卻遭家長濫用,遲到或壓線來接孩子,讓老師苦等半小時、1小時,等於隱形加班。高雄市一園所強制執行遲到接小孩三次就退學籍,保護老師的勞動權益,已執行過一次,家長苦求也沒用,是怎...
公幼平價課後留園上路後,家長遲接小孩屢見不鮮,甚至出現家長無預警放鳥、老師報警找人等情事。公幼師薪水低備受詬病,如今低廉延托費又致政策美意遭濫用,讓幼教師陷入隱形加班地獄。
3C教養成為新世代父母的大難題,如何保護兒童心理健康,尊重他們的成長需求,又不會掉入手機成癮?專家提供三方法,並指出,常有孩子使用3C時間到了,還不肯放手,為避免親子衝突,可提前演練如何關機,家長與...
藍鯨遊戲(Blue Whale Challenge)、噴霧劑、吞洗潔劑、火焰和窒息,這些透過YouTube等在網路盛行的自殘挑戰與遊戲,入侵兒少世界,全球陸續傳出有兒童受傷或致命,如今盛傳也傳到台灣...
公幼近年面臨招生海嘯,新增的2歲專班、寒暑假延托服務雖讓招生略有回溫,但挑戰依然嚴峻。如何在多重夾殺中突圍?今年依舊全數滿招,更吸引200人預約參觀的公幼教師揭秘訣,不能再默默做,行銷模式也要翻轉,...
公立幼兒園招生海嘯一波波,2023年陸續出現招不滿學生、甚至超額教師,政府下重金祭出平價課後留園,寒暑假也開好開滿,但今年海嘯災情再擴大,有公幼整班招不到學生,恐面臨裁班;才幾年光景,公幼從一枝獨秀...
特殊兒愈來愈多,有幼教師透露,班上超過三分之一是特殊兒,這些孩子需要更多的陪伴與照顧,教育部2024年推出月薪特教助理員制度、也提高時薪制薪資。但在早療經費有限下,特殊生的時數卻被刪減了,有的僅剩半...
過去幼兒園都以私立業者為主,近年受公共化幼兒園、準公共政策等影響,私立幼兒園漸成小眾。如今私幼面臨少子化、準公幼夾擊、學費調漲困難及師資難覓等多重經營關卡,未來10年數量恐怕再探底?
115學年起,準公共幼兒園師生比將調為1:12,但過去準公幼雖因平價、課程多元而受家長喜愛,違規率卻也偏高,師生比不符、不當對待等情事時有所聞。招生季來臨,家長該如何獲取透明資訊,挑選幼兒照顧和服務...
今天是兒童節,也正值清明連假,不少家長選擇帶孩子參觀博物館。但博物館設計常忽略兒童需求,展品也過於深奧、氛圍嚴肅,反讓親子活動過程變得枯燥,父母甚至還要面對孩子在公共場域的情緒挑戰,壓力山大。 ...
以往被認為教學品質掛保證的公幼,因少子化衝擊招生失利;加上縣市政府撙節經費,出現招生不足額的班級,一班僅一名老師的狀況。教師、教保員雖力求自救,但公幼抽籤時節近了,「半班一師」亂象卻擴大。公幼師勞權...
孩子好不容易進托嬰中心捱過適應期,不到1年又馬上要換學校;近年坊間出現托嬰中心直升幼兒園一條龍服務,每月收費2萬至3萬元,十分搶手,甚至有媽媽懷孕時就得排隊才搶得到名額;有托嬰中心業者嗅到這是公共化...
日韓歐美等國家幼托一條龍,相關機構可見收托0至5歲的學前幼兒。台灣從2012年起採幼托整合,卻未納入收托0至2歲的托嬰中心,還分別由衛福部和教育部各自主管托嬰中心、幼兒園,當初雖有提升幼托品質美意,...
教師的關鍵職責應該是教學,然而在台灣,他們還得肩負一項高風險、卻缺乏制度保障的工作—導護。站在車水馬龍的校門外路口,守護學童校外交通安全似乎成了教師教學外的「義務」。但近年來,有多起教師因導護工作受...